在刚过去的世界知识产权日里,上海高院就极为高调的拿游戏外挂说起了事——两个年轻人因为制售网游《冒险岛》的外挂软件,结果把自己也送上了刑网,不仅面临高额罚金,更被判刑。
如此高调宣扬外挂入罪,官方杀鸡给猴看的警示意味不言而喻,但这也恰恰反映了外挂在游戏市场的泛滥和危害。无论是玩家还是运营商,也不管是网游还是休闲的棋牌游戏,都深受其苦,不久前甚至都有玩家因为对手在QQ斗地主里出了四个王而打电话向腾讯的客服投诉举报,堪称奇葩!
毫不夸张的说,外挂就是游戏世界里的一颗毒瘤。起初,它还只是个别玩家的一种有趣尝试,但随着游戏产业的完善、成熟,外挂在不法分子的手中也开始变味了,逐渐走向收费、盈利,形成了一条攀附在正常游戏上的灰色利益链条。
早在网络游戏风靡国内的前几年,发生在北京的一起游戏外挂案就曾轰动一时。毕业于北大物理系,曾是瑞星副总裁的谈文明为了创业,邀约同学、同事成立了公司成功破解了当时正火的《传奇 3》游戏源代码,开发出了多种游戏外挂,并从中获利280多万元。谈文明的“创业”虽然成功了,但游戏运营商可就不干了。在外挂出现前的一个月里,这款游戏的在线人数可达到24多万人,收入1329万元,然而在外挂出现一年后,它的在线人数已经骤降至35822人,收入暴跌至210万元,前后落差竟然有六七倍之多。
损失惨重的游戏运营商将这些高材生、高管们告上了法庭,开始历数外挂之罪。对于玩家而言,外挂破坏了正常游戏规则,允许了“特权”产生,造成了游戏世界的不公平。原来玩家需要半年才能做到的事,如果用外挂,两三个月就能实现,这无疑会使越来越多的玩家对游戏失去兴趣,进而影响到游戏的盈利和生存。此外,游戏服务器的数据处理和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使用外挂虽然可以强化游戏功能,但也需要占用更多的服务器资源,花更多时间以处理那些不合常理的操作或命令,从而导致其他玩家的操作被延迟处理,甚至无法游戏。一旦外挂泛滥,服务器更可能因此超出极限而瘫痪,造成硬件上的损毁。
不管什么游戏,外挂始终都是运营商们的噩梦。但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要想尽可能的杜绝游戏外挂的产生,商家首先就应从游戏的开发源头和平台本身下手,先做好自己,尽量在游戏的程序代码中不露破绽。然而光这一步就难倒了无数英雄好汉,这样的游戏平台该去哪找呢?在这方面就不得不提国内最大的棋牌开发商——“泊众棋牌”了,由它开发的“三缺一平台”在投向市场三年来竟然都没有外挂,这在游戏行业里绝对算是响当当的口碑。当然,奇迹不会平白而来,没有开发商一贯的专业实力和丰富经验,游戏运营也无从谈起。在具备了可靠的安全环境下,商家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也能有效的预防外挂的产生,一旦发现有作弊的苗头,运营商们依托“三缺一”可靠完整的源代码,也能马上采取措施严厉打击,同时可以对游戏平台进行一次全面的更新、升级,以此提高不法玩家制作、使用外挂的门槛,最终保证了整个游戏平台的稳定安全和良性发展。
外挂之害,运营商们已是深恶痛绝,但要想彻底根除这个毒瘤,仅凭商家一己之力显然不够,然而在政府监管、版权意识等外部要素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运营商更多的也只能依靠自己,在游戏的发展之路上,睁大双眼,谨慎前行。(文\Jul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