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 发表时间:2014-08-06 09:57 | 40407官方微博: |
攻城掠地关于司马懿四 攻城掠地司马懿 攻城掠地 明朝初期,洪武年间,朱元璋借着蓝玉事件大开杀戒,这时候太子朱标上去求情。 朱标说:老爸,那个谁谁谁将军是我朋友,那个谁谁谁将军是我亲戚,那个谁谁谁将军对我有救命之恩,你能不能不要杀他们啊。” 朱元璋死死的看着朱标不说话。然后朱标开始继续求情,一边求,一边磕头,磕的额头破裂。 这时候朱元璋拿出一跟小型狼牙棒一般木棍,木棍上带满刺,朱元璋说:“儿子,你用手去捏这些木棍。” 朱标不是傻子,他开口道:“老爸,你不要耍我了,这木棍上都是刺,我才不捏呢。” 朱元璋怒道:“好,现在你明白了吧,你求情的这些将军都是刺,你拿捏不住他们的,我杀他们是为了你好。” 朱标略一思索,道:“哦,老爸,孩儿明白了,老爸你继续吧,孩儿告辞了。” 一千一百多年前: 公元210年,曹操察觉司马懿胸怀大志,同时又狼顾之相,曹操就想杀司马懿。 这时候曹丕就一把抱住曹操的大腿(为什么又是这个动作?),曹丕说:“老爸,司马懿是我的老师,跟我关系很不错,你能不能不杀他。” 曹操也像朱元璋那样的盯着曹丕不说话。 曹操不说话,曹丕就开始跪着磕头,磕的地板砰砰响。 这时候曹操就走出去从外头拉了一个人进来,这人叫周不疑。周不疑也是个厉害的文人。曹操突然一刀杀了周不疑,顿时血贱三尺。然后曹操说:“为了家族利益,儿子,如果你再为司马懿等人求情,我就像杀他一样杀了你” 这时候曹丕略一思索:“好吧,父亲,你是对的。” 曹操大喜。 这时候曹丕将衣服的领子拨了拨,露出了雪白的脖子说:“老爸,如果你一定要杀司马懿,那你就先杀了我吧。 曹操:….. 在司马懿的一生中,他碰到过许多各式各样的人物,小人,恩人,衰人,福星,害他的人,救他的人,等等等等,但是,这所有人中,能够真正意义上和他能称为好基友的,我认为恐怕就只有曹丕了。 而对于曹丕来说,他的前三十四年都活在曹操的阴影之下,后六年自己称帝,却要应付刘备,诸葛亮,孙权那帮老油条。因此,他从遇见司马懿的那一刻起,他就将司马懿拉近了自己的阵容。好生好待,亦师亦友。 为了曹丕,司马懿冒了无数次险,说了许多关键的话才保住了曹丕。 而为了司马懿,曹丕不知道做了几次拨开衣领露出脖子的动作,这才保住了司马懿。要知道,曹操的脾气不好,动不动就想杀人,他想杀司马懿不是一次两次了。 所以,在司马懿的一生中,在曹丕的一生中,他们才是互相唯一的好基友,没有例外。 曹操总共有25个儿子,其中以曹丕,曹植,曹冲三人最为牛X。但是如果再将曹丕拿来和曹植,曹冲一比,那你就会发现,曹丕就什么都不是了。 曹植好文学,好写字,其中一首《洛神赋》简直是惊天地泣鬼神,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篇赋能够超越得了他。 在古代,读书人是很让人尊敬的,能够写的出好文章的人基本上都是非富即贵,大权在手。更何况,他还是曹操的儿子,曹操平时又是个喜欢装文化的文艺青年。所以曹植想不发达都难。 而曹冲,这就更是个神话了,据说这个人非常聪明,聪明的离谱,他的聪明才智堪比八十岁的老臣,他的诗句文采比的过八岁的仲永。 比如,在曹冲七岁的时候,他就完成了历史有名的典故--曹冲称象。七岁就留名史册了啊。 关于曹冲称象的故事,我曾经专门研究过其中的物理原理,我从高一开始研究,研究了整整三年,直到高中快高考的时候才研究透彻。所以相比较于曹冲的这种天才,实在是我等智商比不来的。 由于曹冲实在是太过聪明,曹操对他喜欢的是不得了,犹如掌上明珠。 当然,对于这个聪明的小弟弟,曹丕也是很喜欢的,平时疼爱有加。 但是喜欢归喜欢,喜欢也要有个原则,比如,不能涉及到利益关系,对吧。至少曹丕是这么想的。涉及到利益关系那就不行了。 随着曹冲的长大,曹操对他是越来越爱,爱的不得了。这下曹丕害怕了,于是,在一个风黑月高的晚上,曹冲被毒蛇咬死了。具体情节大家可以参考高希希版本的《三国演义》,那部电视剧拍的极为精彩,大家有空可以看看。 曹冲一死,就是傻子也会怀疑其中的猫腻,更何况是骨灰级的阴谋论高手曹操。 然后曹操要杀曹丕。 好了,故事发展到这里,就又开始走老桥段了。和上一集《是谁扣动了关羽之死的钥匙》中的大逆转一模一样,司马懿同学要出场了。 故事是这么说的,在这千钧一发的危难时刻,司马懿守在曹操经常散步的路上,等曹操出现的时候,他装作巧遇的拦住曹操。 他说:“咦,老板,这么巧啊,你也来这条路上散步啊。“ 曹操说:“哦,原来是仲达啊,正好,我有点心事想不开,你陪我聊聊吧。” 司马懿说:“好的,老板,聊吧。” 于是曹操叫退两旁的手下,说:“前几天,曹冲死了,关于这件事情。仲达,你怎么看。” 司马懿说:”我不知道。” 曹操说:“嗯,那你觉得曹丕跟这件事情有么有关系。” 司马懿说:“我不知道。” 曹操大怒,说:“不知道,又是不知道,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昨天晚上我问荀彧,荀彧也说不知道,你们两的回答一模一样,莫非你们有一腿?” 司马懿连忙跪下回答说:“冤枉啊,老板,你知道,我性格跟荀彧(xun yu)不和的,我们之间除了吵架就是吵架。我怎么可能会跟他勾搭呢,冤枉啊,老板。” 曹操不理,继续道:“你今天一定要说点实质性的见解来,否则我砍了你。” 司马懿说:“好吧,老板,我实在是什么都不知道。不过今天早上我听到一点八卦消息,老板,你要不要听。” 曹操说:“说来听听看。” 司马懿说:“我早上听说刘备和孙权那边的人派狗仔队记者(探子)来了,他们好像对这件事情很重视……” 曹操立刻一挥手,打断了司马懿的说话,道:“行了行了,这件事情我知道了,仲达,你回去休息吧。” 司马懿说:“好的,那老板再见。”然后就回家睡觉了。 曹丕的死神警报当即被解除。 其实就这件事情而言,司马懿的所作所言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曹操知道,司马懿当时是和曹丕一伙的。如果司马懿为曹丕求情,那么那完蛋了,不仅仅帮不了曹丕的忙,甚至还会让曹丕罪加一等,自己也会被套进去。 所以当曹操问“仲达,你怎么看的时候”,司马懿没有像李元芳那般的夸夸其谈,而是用“不知道”这句话来避开,这是很科学的,所谓**高手,就必须要有这种觉悟。 比如,和司马懿一样高水准的荀彧做的还要夸张。在高希希版本的三国演义中,曹操让曹丕去给曹冲守灵堂。曹丕去了。 在灵堂上,曹操想了个方法吓唬曹丕,要试探出曹丕是不是杀曹冲的凶手。在试探的过程中,曹操要让荀彧一起去观看试探结果。荀彧就一把跪下了,荀彧说,“老大,我身体不好,今天晚上我想早点下班,请老大准许。” 曹操说:“没事的,你跟我去吧,看到任何事情我都不会责怪你。”荀彧却是继续跪着,然后不断磕头,“老板,你放过我吧,我实在是不方便去看真相。”最后曹操没办法,只得自己去看。 这样荀彧就躲过了一劫。作为大臣,必须要知道什么东西能看,什么东西不能看,什么东西能说,什么东西不能说的敏感度。但是司马懿和荀彧不同,荀彧只要躲开,明哲保身就是了。而司马懿不同,他除了要躲开,他还需要救曹丕呢,这就像对面射过来一支箭,你除了躲开这只箭外,你还需要炼化掉这支箭,难度高了许多。 面对这么高难度的要求,司马懿做到了,他用一句“外面有吴蜀记者”就让曹操改变了思考方向。不管是曹丕杀了曹冲还是毒蛇杀了曹冲,这些都是你曹操家里的事情,所谓家丑还不可外扬,你杀了曹丕或者惩罚曹丕,这岂不是对外宣告了是曹丕的错吗。 其次,你曹操的敌人都在关注你曹操怎么处理这件事情,那就说明曹丕是个大人物,是个有用的人,你杀了不觉得可惜吗。 这么一点拨,曹操就明白了,“哎呀,原来我儿子曹丕是个人才啊,不仅不能杀,还要好好培养啊。”曹操一想,高兴了,话说,有哪个当父亲的不喜欢自己的儿子是人才的呢。 之前说了,曹操有25个儿子,那么多儿子,每隔几年就有死几个,死就死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最主要的那几个要保住就行。 曹冲被杀事件结束后,曹丕很开心,他第一件事情就是去钓鱼台寻找司马懿,他鞠躬道:“老师,谢谢老师你的教导,前天晚上我爸爸不断地施压诱骗我,想让我承认是我杀了曹冲,但是听从你的教导,扛住了,现在没事情了。” 司马懿顿时得意的大笑:“小丕同学,那是当然了,因为我了解你父亲,你越是会赖,能赖,你父亲就越会喜欢你的。”曹丕表示不解。司马懿又说:“因为我了解你父亲,你父亲就是个喜欢赖皮的人。” 其实司马懿说这句话也是有点托大的,这话万一传到曹操的耳朵里怎么办? 没关系,这个不用害怕的,因为司马懿对曹操太了解了。 这个怎么说呢,这么说吧,曹操这个人很有意思,他有一种喜欢被骂的爱好。比如,当年那个陈琳骂他,那个骂的厉害啊,脏话粗话骂了一大篇,结果曹操呢,被骂的很痛,但很舒服,结果骂到最后,连他的偏头痛都被骂好了。所以说曹操有一种喜欢玩SM的心理倾向。 而“赖皮”这个词,对普通人来说可能贬义词,但对曹操来说绝对是个褒义词,被说无赖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拍马屁。 不过,当然了,因为司马懿的学问实在太深,目光又太犀利,人偶然又喜欢得意一下,这也是他引起曹操猜忌的一个原因。哪个当大王的喜欢任何事情都被人摸索的透透彻彻啊。 曹操一旦猜忌,那后果一般都是很严重的,比如之前惨死的杨修,比如崔琰,比如开头曹丕为司马懿求情的那一幕。 总的来说,司马懿和曹丕共同相处的十六年左右时间里,他们相处的还是很默契的,他们互相帮助,互相搀扶,但互不侵犯,他们就像两只抱着取暖的刺猬,保持着极为恰当的距离,温暖,而又不被刺痛。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