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 发表时间:2014-11-26 11:08 | 40407官方微博: |
我非常投入到IH,认识这其中几乎所有的玩家。有人来有人走,但这群人里的主体部分一直稳定。有一次,我很诧异地发现,大家对自己的排名是如此的在意。有的玩家打了上百场,分数却在50分以内变动(意思是就这个水平了),有的玩家,一次又一次重置自己的分数,试图打出一个高分。排名前50的玩家,都认为自己有前5的水平。倒数前50的玩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最菜的。这让我看到的最明显的达克效应(注:达克效应(D-K effect),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 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认识不足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察觉到自己的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附:DO区诸多争吵帖即是如此)。我觉得我没我名次所标示的那么好,而很多人却认为他们比他们显示的分数要厉害。Ucross经常更新他的分数计算方式。毫无疑问,他是个非常客观的人(计算方式不妨碍这个制定者本身分数很低。。)分数计算方式非常靠谱,如果是用这个分数来分队伍的话,那么打的效果是很好的(势均力敌)。然而这持续不了多久,因为那些喜欢把分数清零然后重打的家伙们。 在我的IHL的那段时间里,我学会了去做些什么来抵消那些水平不如我的。比如我每局都买鸡,因为少200块对我来说比对其他人来说,稍微没关系那么一点,因为其他人FARM能力不如我。我必须指引他们怎么做,因为他们有很多不会的。然后尽管我如此努力了,当输了的时候,这些人还是找各种傻逼理由甩锅。他们抱怨我不买鸡,他们抱怨我买鸡,抱怨我穷,抱怨我买眼(总之,不能带他们躺赢)。他们抱怨英雄不好,甚至在10个同英雄的镜像局,也会说自己的英雄不好。然后我意识到,人们会在任何情况下,将甩锅放在第一要位。我几乎听过了所有可能的各种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会输,为什么他们分数应该比他们显示的要高。 人们大概无法认识到,无法承认,他们,可能,也许,大概,就是自己分数的水平。 这让我想起几年前看到的一篇文章。也许文章作者压根就没玩过或者听说过DOTA,但文章的内容是如此地适用于DOTA。我原封不动地引用在下面,怎么理解各位自己去看吧。 1. 放弃你总是对的需要。我们中有许多人不能忍受自己错了——总想保持是对的——甚至有在结束美好的人际关系或者对自己或他人造成极大压力和痛苦的危险下。这只是不值得。每当你感到“紧急”,需要进入战斗而不管谁对谁错时,问下你自己这个问题:“我是想要成为对的,还是想要成为友善的?”——Wayne Dyer。这样做会有什么区别?你的自尊真的这么大吗? 2. 放弃你要控制的需要。甘于放弃要控制所有发生在你身上或身边事的需要——情形、事件、人、等等。无论他们是你的爱人、同事、或只是你在路上遇到的陌生人——就让他们去吧。允许任何事和任何人成为它们本身,你将会看到这会使你的感觉有多好。 |